(工商時報林志成)科技部成功協助教授技術創業!交大教授吳炳飛的團隊研發「影像式生理訊號健康管理系統」技術,在醫療、金融等領域應用潛力高,成立「鉅怡智慧公司」(FaceHeart),獲得聯發科投資,並取得上海商銀服務訂單,公司商業估值已達新台幣5億元。
一般市售各種智慧手錶、手環,在劇烈活動下難以提供精確偵測數據,使用者的穿戴習慣也會影響數據的蒐集品質。
吳炳飛團隊的創新技術,只需要透過攝影機「看」人臉,就可以在使用者毫無感覺的狀態下取得相關資訊,再由團隊演算法分析出心跳、血壓的數據,在靜止狀態下可達2~3bpm醫療級之精準度;即使在跑步等運動狀態下,所得數據仍可達可用範圍。
吳炳飛表示,這套系統的軟硬體都是交通大學獨立研發,其運算晶片是與聯發科合作,耗時5年才完成。在研發過程中曾面臨許多難題,例如在光線不佳晚上或關燈房間中,如何保持精準量測;市售的攝影機都會自動調整光圈、快門,需克服這些因素對AI判斷的影響。
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,長照的推行以及相關技術的突破,一直都是各大廠商研究與開發的議題。吳炳飛的新創公司「鉅怡智慧」,技術應用潛力已獲國內大廠聯發科肯定並予以投資。
在金融領域方面,吳炳飛團隊與上海商銀合作,在新設立之智慧分行中,導入影像式生理資訊偵測系統,運用生理資訊強化情緒辨識,加強銀行對客戶之KYC認證,ATM防詐騙行為與VIP專屬服務,提供銀行客戶嶄新數位金融服務體驗。本項技術已在台中與新竹數位分行落地。
科技部次長許有進指出,企業參與新創已經是國際的趨勢,許多國際知名新創的募資,背後都可以看到大企業的角色。價創計畫推動兩年多來累積已有10件個案出場,合計募資金額達新台幣10億元。除了國內外天使投資與創投投資外,多數個案都有國內企業之參與。
【以上文章轉錄自工商時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