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經濟日報徐谷楨)全球精度最高的齒輪研磨機、全球首見最小的超音波震幅量刀器──這些領先的技術與產品,都是科技部「價創計畫」扶植的研發團隊成果,更有市場實績。
日前在台北國際工具機展(TIMTOS)上,中正大學前瞻中心展攤,一台閃著「頂級黑」光芒的傘齒輪研磨機,市價新台幣4,000萬起跳,但僅是德國同款產品價格的二分之一,精度卻是全球最高,震撼買家。
該校校長馮展華透露,在科技部價創計畫下,研究團隊只花18個月即打造出傘齒輪研磨機與加工機,若是業界、法人需要2、3年之久。
看準智慧製造趨勢下、物聯網資訊傳遞的重要性,中興大學教授劉建宏成立的雷應科技,專攻「精密機械的穿載裝置」,創造出五個「第一」紀錄,包括國產第一台與全球最小台的超音波震幅量刀器,以及均是全球首見的五軸工具機線上誤差診斷量測裝置、工具機熱變位量測裝置、超音波智能驅動與控制器。
展覽現場,可見雷應科技的產品應用在友嘉集團、旭泰精密等大廠的機台,擁有全自動超音波加工振幅回授控制功能。「刀具是手,控制器是腦,超音波量測是眼,三方到位。」
麗馳科技展出的超音波加工機,也運用了漢鼎智慧科技的非接觸無線超音波刀把模組,其技術來自中興大學教授陳政雄與研究團隊,其刀把可耐38,000轉,接近德國水準;該團隊20個月來推出多達21種刀把,已銷百組以上。
受輔導團隊形容,價創計畫可說「包生子」,規定團隊必須成立公司,同時強調市場布局,例如找供應商、使用者、通路業三方投資,讓「商品賣得出去,錢進得來!」技術與商業完美連結,成果斐然。
【以上文章轉錄自經濟日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