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體報導

2020-12-03 - 數位時代

綜能生技將「抗體庫創新技術平台」推向產業化 15分鐘快篩COVID-19贏商機

新型冠狀病毒(COVID-19)肺炎自2020年初爆發大流行至今,疫情不僅沒有減緩,甚至更為嚴峻,因此一個可快速篩檢出COVID-19病毒的試劑,成為防疫的重要工具。對此,台灣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楊安綏實驗室早在2020年3月就開發出可在15分鐘內迅速篩出結果的COVID-19篩檢試劑。原來,楊安綏早在2009年就投入抗體庫技術平台的開發研究,10年來成功開發出應用於豬流感、人流感的多款快篩試劑,因此當COVID-19疫情爆發之後,很快的開發出COVID-19快篩試劑。

看準楊安綏實驗室的技術能量,長年在美國大藥廠任職、退休回台的阮昭傑,說服楊安綏將此具備產業價值的技術推向商業化,楊安綏也覺得要創造最大價值必須走出實驗室,因此接受阮昭傑的邀請,兩人攜手開始籌備創業。因此,一個結合「創新抗體技術平台的研發團隊」與「抗體產業化經驗豐富的經營團隊」就此成型,新公司綜能生技預計在2021年初正式成立,為台灣生技產業再造一支潛力生力軍。

技術創價 必須勇敢邁向產業化

作為綜能生技的共同創辦人兼技術長,楊安綏從技術優勢的角度談到,「抗體庫技術平台」的核心技術是已經獲得專利的合成抗體庫群,抗體庫使用及保存均以大腸桿菌系統操作,不用像傳統開發模式需要動物培育過程,因此時間、耗材及環境成本都極低,再加上以人工智慧進行分析設計,可快速提供大量新穎且具有獨特性針對抗原的對應辨識抗體。

以具備潛力的技術平台開發出COVID-19可快篩的抗原體之後,實驗室很快把技術技轉給國內廠商,而楊安綏團隊也持續投入第二代產品開發,過程中技轉廠商已順利拿到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(TFDA)製造許可,以及在歐洲(CE-IVD)已完成自我宣告取得醫材認證, 證明此技術具備產業化價值。楊安綏說,目前實驗室已經進一步開發第三代產品,抗原靈敏度較上一代高出百倍,即可在很低的濃度之下測到病毒,未來不僅用唾液就可檢測且準確性更高,並可應用的領域也更為廣泛,如癌症生物標記、食品安全裡面的過敏源等,都可藉由此技術平台來開發。

阮昭傑接著指出,以抗體庫技術平台為核心技術,未來綜能生技將篩選具備商業價值的項目,在以其長年在篩劑與抗體藥物生產製造的經驗,加速把技術推向商品化,創造產業價值。楊安綏進一步提到,把技術放在實驗室裡,發表論文、技轉廠商,遠遠低於國內COVID-19快篩產值達七億的價值,而要發揮出技術平台的最大價值,就必須走向產業化。

價創計畫支持 為商品化階段注入資源

阮昭傑從公司創立與營運管理的角度談到,要將技術推向商業化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他與楊安綏早在COVID-19疫情爆發之前,就向科技部申請價創計畫,原本預計鎖定豬瘟快篩與流感快篩,在參與計畫過程中又增加了COVID-19快篩項目,大幅提升綜能生技未來的發展價值。

阮昭傑強調,目前歐美各國COVID-19疫情升溫,是否普篩成為歐美各國政府對抗疫情的選項之一,而綜能生技的快篩試劑目前也已經透過美國FDA的COVID-19試劑緊急使用授權(EUA) 綠色管道,在美國爭取上市許可,未來一旦通過就可快速投入生產,預期可以創造的產業價值相當龐大。

阮昭傑進一步指出,透過參與價創計畫,綜能生技不僅獲得資金上的支援,為綜能生技爭取美國上市許可、邁向產品化階段注入資源。另外,透過計劃給予的各種管道曝光與媒合機會,也為綜能生技未來在媒合投資人或產業鏈合作夥伴上,都帶來很大的幫助。

展望未來,除了加速在全球市場推廣快篩試劑,綜能生技也懷抱雄心壯志的將在未來投入前期抗體新藥的開發。阮昭傑強調,由於抗體新藥開發的時間長、資金龐大,未來將透過與大藥廠合作,提供前期技術開發,搶攻新藥市場,最大化技術價值。

以上文章轉錄自數位時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