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體報導

2018/7/25- 聯合新聞網

廚餘3小時處理完畢 院士開公司盼成農業台積電

     科技部部長陳良基上任後不斷推動應用科學,包括推動科技基本法等修正,也持續推動「價創計畫」今天首個計畫成果出爐,由中興大學土壤科學系教授、中研院院士楊秋忠研發的「創新快速有機廢棄物處理技術」並成立「地天泰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」,希望成為農業界的台積電,近期獲創投公司3億元資金、創下科技部科研成果技術作價新紀錄。傳統有機廢棄物處理採用堆肥法,需要微生物長時間分解,楊秋忠從找酵素開始,最後建立有機廢棄物快速處理解決方案,較傳統堆肥技術效率提升百倍以上,從3個月堆肥變成3小時分解成有機肥。

     楊秋忠表示,據統計,全球每年產生約11.8噸垃圾、其中有機廢棄物佔5.4億噸,過去要處理有機廢棄物都採用堆肥法但不但容易發出惡臭、時間久,但使用微生物的酵素後現在只要3個小時就能處理成有機肥,減少堆置的耗損、二氧化碳的排放等,而且成本僅有過去的三分之一,還經過殺菌步驟,「又快又好成本又低」。期待能解決人類數千年來處理有機廢棄物的問題。陳良基說,目前價創計畫有逾30個計畫正在進行,很多科技可以帶來許多好處,但如果好的成果一直留在實驗室內對教授、學生不太公平,因此科技部推動價創計畫希望把實驗室的好東西帶出來。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也說,希望透過價創計畫把研發成果變成產業價值。

▲ 中研院院士楊秋忠(左一)研發的「創新快速有機廢棄物處理技術」並成立「地天泰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」,希望成為農業界的台積電。

【以上文章轉錄自聯合新聞網